首页  

金刚经名句及解析     所属分类 DAO 浏览量 76
1. 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
解析:
一切能被感知的现象,包括物质、概念等,本质都是因缘和合、变动不居的,没有独立不变的实体。
若能洞察到这些现象的空性本质,就能契入真如实相。


2.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
解析:
心念不应停滞、依附于任何事物,而应在当下保持清明、觉知,自然生起清净心、慈悲心、智慧心


3. 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
解析:
过去的心念已经消逝,未来的心念尚未生起,现在的心念当被意识到时也已成为过去。
三际心念皆刹那生灭,无法真正把握。


4. 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
解析:
一切由因缘造作而成的事物和现象,都像梦境、泡沫、影子、朝露、闪电一样虚幻不实、短暂无常,应当这样去观察和体悟世界


5. 所谓佛法者,即非佛法,是名佛法
解析:
“佛法” 的本质并非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,只是为了方便沟通和理解,假名为 “佛法”

6. 若菩萨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菩萨
解析:
如果修行菩萨道的人,还执着于 “我”“他人”“众生群体”“寿命长短” 等观念,就不是真正的菩萨

7. 离一切诸相,则名诸佛
解析:
能够彻底超越、不执着于一切现象和概念,就达到了佛的境界

8. 如来者,无所从来,亦无所去,故名如来
解析:
“如来” 意指真如实相本身,它超越时空的局限,如其本然地存在,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

9. 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
解析:
即使是正确的佛法,如同渡河的筏子,到达彼岸后也应放下,更何况那些不正确的东西

10. 菩萨于法,应无所住,行于布施
解析:
菩萨在修行布施等善法时,内心不应执着于布施的行为、对象、财物、功德等,应以无住的心去行布施


11. 如来所得法,此法无实无虚
解析:
如来所证悟的真理,既不是一种实在的、可抓取的东西,也不是虚无断灭的,它超越 “实有” 和 “虚无” 的二元对立

12. 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,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
解析:
觉悟的真理是平等无差别的,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这无上平等、圆满的觉悟就叫做 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

13. 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
解析:
如果想通过有形有相的色身或声音来见到真佛,这样的人是在走错误的道路,不能见到真正的如来

14.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,于法不说断灭相
解析:
发心追求无上正等正觉的人,对于万法,不应该说它是绝对断灭、空无一物的,强调 “空性” 不等于 “断灭空”

上一篇     下一篇
MyBatis-Plus 按条件更新

佛的十个名号

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释

MD预览Mermaid vscode插件

唐.王勃 静心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