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的十个名号
所属分类 DAO
浏览量 75
“佛的十个名号”,又称 “如来十号”,是佛教经典中对佛陀功德与特质的核心概括,象征着佛陀的圆满与至高境界。
这十个名号并非指十个不同的佛,而是从不同维度描述同一佛陀的庄严德相,常见于《佛说十号经》等典籍。
在不同经典或佛教流派中,对 “十号” 的表述可能略有差异
例如部分版本会明确区分 “佛” 与 “世尊”,或对个别名号的译法不同,
但核心内涵均围绕佛陀的智慧、功德、解脱及度化众生的特质展开,是佛教对佛陀最核心的身份概括。
佛的十个名号及其含义解析:
如来(Tathāgata):
“如” 即真如,指诸法实相;“来” 指佛陀乘真如之道而来,应化世间度化众生。
也可理解为 “如实而来”“如去如来”,表示佛陀的本质与真如法性一致,不生不灭,无处不在
佛(Buddha):
意为 “觉悟者”,指佛陀通过修行,破除了无明烦恼,圆满觉悟了诸法实相
世尊(Bhagavān):
是对佛陀的尊称,意为 “世间尊贵者”,因佛陀具备圆满的功德、智慧与慈悲,为世间一切众生所敬仰
应供(Arhat):
指佛陀断尽一切烦恼,功德圆满,应受世间众生的供养(包括香、花、饮食等),是众生供养的最上福田;
“Arhat” 在小乘佛教中也指阿罗汉,但此处特指佛陀的 “应供” 德,含义更圆满
正遍知(Samyak-sambuddha):
“正” 指远离邪见,认识正确;“遍知” 指普遍知晓一切法的真理,包括世间法与出世间法、有为法与无为法等;
佛陀能圆满了知宇宙万物的实相,无有遗漏
明行足(Vidyā-caraṇa-sampanna):
“明” 指智慧(般若),即对诸法实相的透彻了知;“行” 指修行的实践,包括戒、定、慧等善业;“足” 指圆满具足;
意为佛陀的智慧与修行都已达到究竟圆满的境界
善逝(Sugata):
“善” 指善妙、圆满;“逝” 指出离、去往;
表示佛陀以善妙的方法脱离生死轮回,去往涅槃的安乐境界,且其教法能引导众生同样善妙地出离苦海
世间解(Lokavid):
指佛陀能透彻了解世间的一切真相,包括世间的本质(无常、苦、无我)、众生的生死轮回、善恶业报等,对世间的因果、规律无所不知
无上士(Anuttara):
“无上” 即没有超越其上者。
佛陀的智慧、功德、解脱境界在世间和出世间一切众生中都是至高无上的,无人能及,是众生修行的终极榜样
调御丈夫(Puruṣa-damya-sārathi):
“调御” 指善于调伏、引导;“丈夫” 此处非指性别,而是指有勇气、能修行解脱的众生;
意为佛陀善于以各种方便法门,调伏众生的烦恼心性,引导他们走上解脱之道,如同善巧的御者驾驭马车
天人师(Deva-manuṣya-śāstāra):
指佛陀是天上的天神与人间的人类共同的导师;
佛陀的教法超越了天、人等不同生命形态的界限,能为一切有情众生指引迷津,因此被尊为天人之师
上一篇
下一篇
空不异色,色不异空 理解
坛经名句
MyBatis-Plus 按条件更新
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释
金刚经名句及解析
MD预览Mermaid vscode插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