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主席军事思想和兵法
所属分类 read
浏览量 16
《毛泽东选集》中多篇文章深刻阐释了毛主席的军事思想与兵法策略,
涵盖战略防御、人民战争、运动战、歼灭战等诸多核心军事理念
《毛泽东选集》第一卷
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
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》
《毛泽东选集》第二卷
《论持久战》
《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》
《毛泽东选集》第四卷
《集中优势兵力,各个歼灭敌人》
《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》
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(1936 年 12 月)
这篇文章是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军事经验的系统总结,堪称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奠基之作。
文章明确了 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 ,
深入剖析了中国革命战争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大国 敌人强大 红军弱小 共产党领导和土地革命 四大特点,
并据此确立了红军的作战指导路线。
文中提出积极防御、集中兵力、运动战、速决战、歼灭战等关键战术,
还强调 我们的战略是 以一当十 ,我们的战术是 以十当一,
为红军应对 围剿 与 反围剿 提供了核心理论支撑。
《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》(1938 年 5 月)
该文打破了当时普遍轻视游击战争的错误认知,首次将游击战争提升到战略高度。
毛泽东结合中国 大而弱 、日本 小而强 的战争背景,
指出敌后游击战争可依托广阔地域和人民群众,
在日军占领区开辟战场,牵制大量敌军兵力。
文章阐明了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,
为八路军、新四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制定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,
推动游击战争成为抗战的重要作战形式
《论持久战》(1938 年 5 月 - 6 月)
这是指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军事著作。
针对 亡国论 和 速胜论 两种错误论调,
毛泽东分析了中日双方相互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,
科学预见了抗日战争将经历战略防御、战略相持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。
文中不仅确立了持久战的总方针,还提出 兵民是胜利之本 的核心论断,强调战争的伟力根源在民众之中。
同时,文章完整阐述了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,为全国抗战注入了坚定信心,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集中体现。
《战争和战略问题》(1938 年 11 月)
此文是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结论的一部分,聚焦战争与战略的核心地位。
文章明确抗日游击战争虽为辅助性作战,
但对牵制敌军、配合正规战、积蓄反攻力量至关重要,
若缺少敌后游击战争,抗战胜利便无从谈起。
此外,文章强调研究军事理论、战略战术和政治工作的紧迫性,
凸显了战略理论在战争中的核心骨干作用,进一步强化了全党对军事斗争重要性的认知。
《集中优势兵力,各个歼灭敌人》(1946 年 9 月)
这是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军事指示,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关键作战指导文件。
文章将 集中优势兵力、各个歼灭敌人 确立为核心作战原则,
明确作战目标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,而非单纯保守或夺取地方。
文中指出这种战法能实现 全歼 与 速决,
而战役和战术上的速决,正是支撑战略上持久作战的必要条件,
该原则成为解放军击败国民党军的重要军事法宝。
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》(1929 年 12 月)
作为古田会议决议的核心部分,这篇文章虽侧重党内和军队思想建设,却为军事斗争筑牢了根基。
文中批判了红军中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、极端民主化等错误思想,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。
而党对军队的领导,正是保证军队战斗力、确保军事策略有效执行的关键,
为后续红军形成独特的军事优势和作战风格奠定了思想与组织基础。
《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》
是 1947 年 4 月 15 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给西北野战兵团(1947 年 7 月改称西北野战军)彭德怀、习仲勋的电报,
后被收录于《毛泽东选集》第四卷,核心是确立 “蘑菇战术”,为西北战场以弱胜强提供了关键指导
创作背景
当时解放战争进入关键阶段,国民党将领胡宗南率领二十多万兵力进犯陕甘宁边区,
而西北野战兵团仅有三万余人,敌我兵力差距悬殊。
1947 年 3 月延安失守后,国民党军企图将西北野战军主力驱至黄河以东,再封锁绥德、米脂并分兵 “清剿”。
在此形势下,毛泽东通过这封电报为西北野战军明确作战方向,应对敌强我弱的战场困境。
核心内容
电报精准分析了战场态势,指出敌军已相当疲劳、缺粮,但尚未达到十分疲劳和极端缺粮的程度。
同时明确我方核心作战方针是采用 “蘑菇战术”,
即与敌军在当前区域再周旋约一个月,通过周旋消耗敌军,使其陷入十分疲劳、粮食断绝的绝境,
之后再寻找战机歼灭敌人。此外,电报还对具体军事部署作出安排,
比如指出主力暂不急于北上打榆林或南下攻敌后路,引导部队通过机动调动敌军方向,
并命令三五九旅做好向南袭击准备,以切断敌军粮运线路。
实践影响
这份电报确立的 “蘑菇战术” 成为西北野战军的核心作战指导。
后续西北野战军凭借陕北有利的地形和良好的群众基础,牵着国民党军在山区周旋,使其不断消耗战力与补给。
在此方针指引下,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了青化砭、羊马河、蟠龙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。
这些胜利不仅逐步扭转了西北战场的局势,歼灭了大量国民党有生力量,
还成功牵制了胡宗南集团的大量兵力,有力配合了全国其他战场的作战,
为解放战争整体战略推进奠定了重要基础。
上一篇
行为投资学手册:投资者如何避免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 笔记
《金钱心理学》摘录
量化动量指标之RPS相对强弱指标